喝茶文化與品茗文化

 

英國人從中國帶到印度大吉嶺的,茶樹和技術。以英國強項,科學研發和系統管理,加上優勢地理環境,大吉嶺紅茶品質所獲得的肯定,早已尊榮的表現在全球市場。

 

在歐洲,茶的神秘與昂貴,促使的歷史發展,是貴族享樂到全民仿傚,形成一種講究的喝茶文化。確實的調節、享受、與品味生活。

 

在中國,喝茶如入天地人茶合一。一小杯茶容納無量的細節,不是只到茶的製成為止。還包括水的選用煮法溫度、沖泡器皿的適性慎用、茶量與時間控制、品飲杯的質地形狀、還有人的禮束定心、喝茶調養生息及正確飲用時機等等,講都講不完的博大精深的,品茗文化。

 

 

走一趟大吉嶺莊園,很容易列出太多茶文化的差異。而品飲文化,牽引著製茶工藝的改革發展,息息相關。東方茶文化逐漸盛行西方,大吉嶺莊園滿足市場需求的企圖心,以科學角度葡萄酒概念推出別加調味料的純飲精緻茶款。但曾經讓我訝異,他們對東方茶文化的完全陌生。

 

另一種差異影響,民俗風情不同,選茶的喜惡條件也不同。在一座座2000公尺種滿茶樹的莊園,一年採摘製作數百來次茶,光是歐洲來的德國人、英國人選茶的標準就差很大,茶館也不例外要選出符合台灣品飲習慣的品質風味。即使如此,莊園也會驚訝茶館從一口茶就能條理分析茶味,分享喜歡不喜歡的因素,彼此可以交換意見。

 

如果大吉嶺莊園能多了解東方的品茗文化,在製茶想法、工藝細緻度和品質要求上一定會有更多的激發。茶館選起茶來會容易些。

 

在推動茶文化方面,一直要讓茶更生活化,西方的喝茶文化,其實是非常好的引導。茶館也要列入西方茶性的選茶考量,賦予品茗的新思維。

 

在茶館,這二種文化在各自運作,在融合。